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3.我国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一次规定了我国教育的( )。
A.途径、性质和目的 B.目的、途径和性质 C.性质、途径和目的 D.目的、性质和途径
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 )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项兼有
5.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儿童、学校 B.社会、儿童、知识 C.儿童、知识、学校 D.社会、学校、知识
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潜在课程 D.综合课程
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指的是测量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8.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9.尽可能多地说出“砖”的不同用途,这主要属于(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10.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A.30% B.50% C.60% D.80%
【参考答案】
1.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是:人活到什么时候,就学到什么时候,也就是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符合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即符合现代教育终身性的特点。故本题选C。
2.A【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故本题选A。
3.C【解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对教育性质的描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对教育途径的描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故本题选C。
4.C【解析】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故本题选C。
5.B【解析】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故本题选B。
6.B【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B。
7.B【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8.B【解析】刻板印象这是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这里的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表现就是对不同国家人的固定看法,是种刻板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影响。晕轮效应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首因效应是指与陌生人初次相见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故本题选B。
9.A【解析】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其思维能变化多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不易受功能固着、定势等作用的影响。
尽可能说出“砖”的用途就是变通性的体现。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的思维。故本题选A。
10.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即成功概率在50%左右的任务。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故本题选B。